当前位置: 首页>学院新闻

242025-0716:24— 分享 —
理想的微光照亮少年!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小梦想·大世界——手牵手夏令营研学活动”侧记

来源:云南网

夏日春城,日暖风恬、温凉适宜。6天的研学之旅,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检槽乡中心完全小学的42名学生在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的精心组织、老师们的悉心陪伴下,收获了一段难忘的成长体验。

据悉,今年是第五届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小梦想·大世界——手牵手夏令营研学活动”,学院充分发挥扶志扶智资源优势,创新暑期研学活动形式和内容,做好青少年关心关爱服务,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研学:叩响知识之门

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综合考虑青少年学生特点,优化活动内容设置,将普法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科普知识、技能体验、心理健康教育等巧妙贯穿于研学之中。

学生们满怀期待,先后参观了云南陆军讲武堂、抗战胜利堂、云南省博物馆等场所,边走边学,徜徉历史长河,感受云南深厚的文化底蕴。那些往日在课堂上学到的历史知识不断在脑海中浮现,相互呼应,新旧知识被串联、整合。

 

沉浸式逛校园,学生们近距离感受云南大学、昆明医科大学高等院校深厚的人文底蕴与学术氛围,“大学”这一概念不再陌生,变得更加具体、生动,孩子们心中也种下了一颗颗梦想的种子。

检槽乡中心完全小学副校长李海洋表示,此次夏令营,孩子们接触了大量课本之外的知识,点燃了求知的热情,相信他们也更加明白了学习不是枯燥的任务,而且一次次中充满乐趣的探索。

实践:培养动手能力

在面点制作、非遗技艺体验的实践教学中,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认真学习操作步骤,品尝自己做的面点,拓印喜欢的图案,在实践中充分锻炼动手能力,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在云南省青少年科技中心,不少学生学会操作无人机,模拟空中格斗赛;还有的化身“小小工程师”,动手锯木头、打孔、安装电池、固定配件,亲手制作独一无二的小风扇。

实践是青少年认识世界的“第二课堂”,是巩固与突破书本知识的有效途径。学生们在一次次动手操作中,既巩固了理论学习,又充分激发灵感,获得新技能。

这群刚刚小学毕业的学生,初来乍到,刚进夏令营时,多数显得局促和紧张。但随着深入参加各项研学活动,他们也在悄然发生改变,性格开始活泼起来、愿意主动与身边人分享见闻感受、会主动参与各项游戏、会积极提问和回答问题,有的还会认真记录下所见所闻,将这份宝贵的记忆带回去与家人朋友分享……

在最后的研学互动交流会上,学生们敞开心扉,分享起自己的收获。

“与其向往,不如出发。这次走出学校,体会到了不同的课堂内容,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更重要的是收获了快乐和成长。”学生杨美玲分享道。

学生陈伟艳坚定地说:“这次研学活动是一次对未来学习生活有着深远影响的旅程,我意识到学习不仅仅是课堂和书本上的知识,也是一场无法预知的冒险和体验,需要有勇于尝试和挑战的勇气与毅力。”

学生杨思琪说:“愿这段美好而难忘的经历,能成为照亮我勇往直前的光,我今后一定会勇敢前行,努力实现梦想。”

“夏令营丰富的课程就像照亮前路的光,让我们能有机会踮起脚尖触摸梦想,我会将这份收获和温暖传递给更多的人。”学生邓浩辰说。

微光成炬,照亮未来。夏令营研学活动为学生们铺就知识与成长的蜕变之路,激励着他们向阳而生、茁壮成长。

未来,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将持续立足教育培训特点和优势,聚焦乡土人才培育、特色产业帮扶和关心关爱“一老一小”等帮扶工作,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扎实有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