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理论宣传
来源:中国新闻报
建构网络统战话语体系的有效路径
念兴昌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统一战线广大成员的信息获取、社交方式、思维方法和价值观念都深受网络影响,网络空间已经成为统战工作的重要场域,网络统战已成为新时代统战工作必须要面对的时代课题。
一、网络统战话语体系建构面临的现实问题
统一战线话语生产机制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政策性和导向性。当下,统战话语需要主动适应和拥抱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带来的社会交往、信息交换等方面的新变化,运用网络空间在信息宣传、话语传播、舆论引导方面的优势,不断拓展统战话语的时空场域,强化统一战线宣传和话语引领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提升统战话语的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构建与新时代网络统战工作要求相匹配的统一战线话语体系。
当前,统战网络宣传、网络统战话语体系建构面临着一些现实问题,如数智技术运用与统战工作融合深度不够、宣传内容呈现和传播方式缺乏创新、统战网络宣传队伍建设专业化程度不高、统战网络宣传工作统筹协调不够等。
二、网络统战话语体系建构的有效路径
(一)建立网络空间统战话语生产机制。
网络空间的统战话语生产要推动话语的转型发展,把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大众话语有机结合,同时向网络话语转化。首先,要准确反映统战工作实践过程。其次,要讲好统战故事,明确表达故事背后的观点,让受众和用户产生代入感。再次,要通过网络化、数字化、情景化等叙事方式展现统战实践背后所蕴含的道理。最后,要通过总结统战工作实践中体现的规律和方法,让受众和用户可以学习借鉴实践故事中的经验和做法。通过事实性描述、故事化呈现、理论性概括、规律性认识的发展逻辑,构建“实践—故事—叙事—话语”的话语生产机制。
(二)提升网络空间统战话语主体的话语能力。
网络空间统战话语主体力量主要包括统战部门、统战干部,和以网络人士为代表的统一战线广大成员。话语能力主要包括政治能力、议程设置能力、治网管网用网能力、舆论引导能力。提升路径包括:一是培养提高统战干部互联网思维和能力。具体来说,要在坚守政治原则基础上,把政治性表达、行政化表达转化为网络化表达,掌握网络信息技术和网络化传播规律,培养网感、新媒体感。二是强化统战部门网络宣传平台的互动能力和议程设置能力,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导权。三是加强对网络人士等重要话语主体的引导和组织,提升其话语创新能力和舆论引导能力。
(三)优化网络空间统战话语内容供给。
一是丰富政治性政策性话语内容,增加历史性、科普性、常识性统战数据资料的宣传,提高统一战线的社会知晓度。二是优化统战工作实践创新、经验总结推广类型的信息宣传,加强对基层统战工作实践经验、试点探索、方法创新等内容的总结。三是增加互动性话语内容供给,及时回应统一战线各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和社会大众对涉及统一战线网络舆论的关切点。四是探索推广理论性话语供给,依托国内统一战线学科建设已取得经验和成果,用好统战理论与实践研究期刊的宣传成果。
(四)创新网络空间统战话语表达和传播方式。
一是表达内容创新,坚持以理服人、以事化人,增强统战话语的说服力和解释力;表达方式创新,增强话语表达吸引力、感染力、共情力。
二是不断扩展和创新传播渠道。根据统一战线不同领域和不同工作对象选择合适的宣传平台,综合运用数字化、视频化、可视化表达等技术手段和呈现方式,用网络语言宣传统战工作实践的鲜活案例,以感性化、年轻化、场景化形式促进统战话语的网络化,丰富和充实统战网络话语资源。
(五)构建内外一体的网络空间统战话语叙事体系。
加快构建统战话语和统战叙事体系要充分考虑大陆范围内和大陆范围外两个联盟的特殊性,既要内外有别,又要内外融通。对内,要强化统一战线意识形态性,探索建立体现中国风格的统一战线政治学,构建从政策到科学的统战话语、统战制度话语体系。对外,要坚持话语传播的共通性、互动性,融合民族性与世界性,推进统战话语体系朝着学科化、社会化、法治化、国际化方向发展。要开展常态化交流互动,打造融通中外的新表述,形成具有统战特色的标识性概念。
(六)建立网络空间统战话语效果评估机制。
在路径选择上,分层分级构建规范化、可操作的统战话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把统战话语效果评估与年度统战宣传考核、统战理论政策创新研究成果评选结合起来,把统战网络宣传、统战理论实践研究作为统战话语效果评价的重要抓手,拓展话语效果评价维度。支持有条件的省级统战部门探索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统战话语效果评估,提升网络空间统战话语效果评估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
(作者系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讲师)
上一篇:马弋涵:以中华民族大团结全面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 2025-03-28
下一篇:最后一页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