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理论宣传
来源:社会主义论坛
作者:马弋涵
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始终不渝的价值追求,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高表现。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在2024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用“血脉相融、信念相同、文化相通、经济相依、情感相亲”深刻阐释了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形成的基本规律和发展趋势,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要求与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紧密相连,为新时代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大团结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云南作为边疆多民族省份,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大家庭的生动缩影。1951年元旦,普洱专区各族群众在宁洱立碑盟誓,庄严立下“一心一德,团结到底”的铮铮誓言。70多年来,在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的感召下,云岭各族儿女一心向党、团结奋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云南特点的民族团结进步之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加频繁,民族事务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云岭大地呈现出边境安宁、社会安定、生态安全、经济安稳、人民安康的崭新局面,民族团结的种子深深扎根云岭大地,结出丰硕之果。
“希望你们发扬先辈光荣传统,更好续写誓词碑故事,让民族团结的佳话代代相传。”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的重要回信,传遍云岭山乡,激励着各族人民“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记心间、融入血液,共守祖国疆土、共建美好家园,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越开越绚烂”。学习回信,心潮澎湃,云岭沧桑、誓言如磐。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云南各族干部群众必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大力弘扬民族团结优良传统,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笃行不怠、久久为功,纵深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金字招牌。
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云南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肩负特殊使命,在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保障边疆安全、筑牢生态屏障、服务国家经略等方面,复杂性、挑战性、重要性异常突出。我们必须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深化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准确把握好中国式现代化在边疆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及其实现路径,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程化实体化具体化,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快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各民族共同富裕。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个民族也不能少。”让我们坚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进,不断拓展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崭新路径,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长盛不衰。
作者单位: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科研处
上一篇:钟瑞华:不断拓宽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实践路径 促进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 2025-04-16
下一篇:最后一页 2025-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