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专栏 >党史学习教育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

312021-0515:41— 分享 —
谱写新时代云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光明日报》刊登中共云南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署名文章

来源:云南发布 浏览次数:4813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5月31日
《光明日报》巡礼云南
用四个整版聚焦云南
其中
特刊四版刊登
中共云南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署名文章
《谱写新时代云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谱写新时代云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中共云南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一百年来,云南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与全国人民共同奋斗,逐步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摆脱封闭、走向开放,摆脱落后、走向进步。党中央对云南建设发展始终高度重视、十分关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亲临云南考察指导,为新时代云南实现跨越发展把脉定向、擘画蓝图,为边疆民族地区发展指明前进方向、注入强劲动力。云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在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奋力谱写新时代云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坚定不移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云南发展的根本遵循,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实践经验的集中总结,也是改革开放40多年、新中国成立70多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历史经验的深刻凝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引领中国、影响世界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推动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遵循。云南省委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按照学懂弄通做实要求,通过中心组学习、理论宣讲、理论研讨、干部培训等方式,推动这一科学理论在七彩云南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坚持把主题教育与开展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结合起来,改进学习方式,丰富学习内容,提升学习质量。

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卷等原文原著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等重要读物,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深刻理解这一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深刻体悟这一思想彰显和贯穿的坚定理想信念、真挚人民情怀、高度自觉自信、无畏担当精神、科学思想方法。

深化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云南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学习贯彻,始终将其作为推动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纲”和“魂”,紧密结合新时代新实践新要求,紧密结合云南省情特征,紧密结合干部群众思想和工作实际,强化问题导向、实践导向、需求导向,自觉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解决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紧迫问题,不断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2020年,云南实现赶超跨越,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国排位从2015年的第23位跃升到第18位。实践充分证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民族的思想精神旗帜,是党和人民的思想意志之魂,是云岭儿女拼搏奋斗的思想灯塔,只要始终坚持深学笃行党的创新理论,用光辉思想指引方向、照亮前程,就能汇聚起万众一心向前进的磅礴力量。





坚定不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云南发展的根本目标,让各族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一切奋斗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云南抓建设谋发展,始终坚定人民立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着力解决群众出行难、上学难、就医难、住房难等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各领域的利益需求,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

  经过接续奋斗,云南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省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850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实现整体脱贫,困扰云南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就业形势稳中向好,就业优先战略大力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加强落实,就业容量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保持较高水平。

教育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控辍保学实现动态稳定,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6.15%,129个县(市、区)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

“健康云南”大力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和应急保障能力不断强化,城乡环境卫生面貌明显改善,重大传染病救治能力和疾控机构核心能力“双提升”工程启动实施并加速推进。

社会保障网不断织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基本实现各类群体全覆盖;社保待遇稳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16连调”,工伤保险三项长期待遇标准实现“15连调”,失业保险金平均标准比“十二五”末提高47%。

实践证明,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效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日子。





坚定不移把改革开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云南经济要发展,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心指导下,云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增添强大动力。

大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坚持“两型三化”产业发展方向,推动产业结构向开放型、创新型和高端化、信息化、绿色化转型发展;坚持传统动能改造提升和新动能培育融合发展,积极推进烟草、旅游、能源、生物、有色金属等传统支柱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重点培育“五个万亿级,八个千亿级”优势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创新型云南建设,推进生物医药、稀贵金属材料、大数据应用研究与开发、智能制造等领域重大科技项目;推进信息化产业融合发展,努力建设数字云南、智慧云南,稳步推进区域性国际电力交易平台、能源大数据平台和人口库、法人库、电子证件照库、自然资源库建设,资源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迈出实质性步伐。

充分发挥沿边开放区位优势,加快推进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着力打造科技创新中心、金融服务中心、教育辐射中心、文化交流中心,加强面向南亚东南亚综合交通、物流、信息、能源枢纽建设,打通跨境产业、跨境贸易、跨境物流、跨境金融、跨境电商等堵点,努力实现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经济循环流转和产业关联畅通,增强对南亚东南亚的辐射力和带动力。

立足新发展阶段,云南要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必须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改革开放的旗帜举得更高更稳,始终做改革开放的拥护者、宣传者、践行者、推动者。





坚定不移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云南发展的根本保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强烈的历史担当,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刀刃向内,刮骨疗毒,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全面从严治党力度空前。

云南要实现富民强省、稳边固边的目标,关键在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注重加强政治建设、思想建设,强化理论武装和理想信念教育,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

注重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扎实推进“云岭先锋”工程、“红旗飘飘”工程、边疆党建长廊等工作,组织实施基层党建“推进年”“提升年”“巩固年”“创新提质年”等活动,不断增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重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有信念、有思路、有激情、有办法,政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本领过硬,想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云岭铁军”。

注重强化全面从严的力度和决心,围绕政治生态的修复、净化、建设,打出“组合拳”,构建云南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营造海晏河清、朗朗乾坤的政治新气象。只有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自身建设,把各级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才能为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提供更加有力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

  一百年春华秋实,九万里风鹏正举。立足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云南各族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坚定不移、一往无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奋勇前进,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作者:中共云南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光辉思想照耀云岭大地


杨正权)

党中央对云南发展高度重视、十分关心。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云南省委、省政府带领云岭儿女团结拼搏、艰苦奋斗、奋勇前进,全省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跨越发展,各族人民正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阔步前行。

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

云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的嘱托,坚定贯彻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和“两型三化”(开放型、创新型和高端化、信息化、绿色化)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两手抓、新型城镇化发展和“三农”工作两手抓,把“高质量发展”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历史性突破,服务业撑起云南经济总量半壁江山,八大重点产业和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发展势头强劲,绿色铝、绿色硅等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一部手机”系列成为行业标杆。

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以沪昆高铁、南昆高铁为标志,云南省进入高铁时代,县域高速公路“能通全通”工程基本完成,16个州(市)、110个县(市、区)实现高速公路通车,“十三五”时期新增高速公路5000公里。怒江美丽公路主线建成通车,滇中引水工程全线开工、中缅油气管道建成运营、全省实现4G网络全覆盖。2020年,云南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国排位从2015年的第23位跃升到第18位。

全面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云南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嘱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在云南,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的指导思想和“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信念,把民族地区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融入全省发展大局。

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政策、资金和项目更多向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和贫困地区倾斜,省级财政支出70%以上用于民生保障。

把脱贫攻坚作为发展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全面攻坚与突出深度贫困地区相结合,“党政领导负主责”“五级书记抓扶贫、党政同责促攻坚”,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工作,把“直过民族”聚居区作为全省脱贫攻坚的重点,“一族一策、一族一帮”,高位推动、凝聚合力,持续推动“一个民族聚居区一个行动计划、一个集团帮扶”。

经过不懈努力,云南全省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850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实现整体脱贫,困扰云南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云南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建设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嘱托,自觉担负生态安全重大职责,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

动员全省、全社会积极行动起来,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全力抓好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切实加强长江、珠江等六大水系保护治理,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等重点项目;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环境监管执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等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推动企业、政府和社会共同承担绿色发展责任;深入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坚决保护好云南的绿水青山、蓝天白云。

通过努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九大高原湖泊实现从“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的彻底转变,水质得到持续改善,滇池草海水质连续两年稳定在Ⅳ类,为30年来最好水平。森林覆盖率达到62.4%。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8.6%。

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云南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嘱托,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努力把云南打造成对外开放新高地。

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重大战略部署,对内深化与长江三角洲、泛珠三角区域、京津冀、粤港澳、周边省(区)的交流合作,为内陆省(区、市)和大型央企、民企依托云南沿边开放“走出去”强化服务、搭建平台、当好桥梁纽带,顺势借力加强自身辐射能力建设。

对外面向南亚东南亚和印度洋周边经济圈,积极主动参与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以及中国东盟自贸区、澜湄合作机制建设,切实抓好区域性国际经济贸易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和人文交流中心建设,扎实推进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不断丰富完善会展平台、公共事务平台、“走出去”平台和开放型经济载体,形成宽领域覆盖、多层次参与、全方位推进的对外交流新机制。

目前,云南与周边国家建立了11个双边地方合作机制,建成七大类18个开放合作功能区以及中国-南亚博览会等重点开放平台,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内外交流合作不断深化,有力增强了发展动力和活力。

营造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

云南要实现富民强省、稳边固边的目标,关键在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着力发挥党组织作用,从组织上落实从严治党。云南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空白。

加强思想建党,结合云南实际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着力解决党员干部中存在的理想信念上的“软骨病”、廉洁自律上的“腐化病”、干事创业上的“慵懒病”。

加强组织建党,严格管理标准、延伸管理链条、落实管理责任,使每个党员、干部都及时纳入组织管理,使党组织对每个党员、干部都做到情况明、问题清、措施实。

强化制度治党,把组织建党作为固本之举,实施边疆党建长廊创建工程,开展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双推进”行动,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

把好用人导向,严格执行新时期好干部标准,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正确认识使命、正确认识组织、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责任”,着力打造一支有信念、有思路、有激情、有办法的“云岭铁军”。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围绕政治生态的修复、净化、建设,打出“组合拳”,彻底肃清白恩培、秦光荣、仇和等余毒流毒影响,使受到破坏的政治生态得到全面恢复,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全面好转。

  立足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我们必须始终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更好地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奋力谱写云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壮美诗篇!(作者:杨正权,系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


云南:齐心协力绘就跨越发展新宏图



这里是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的石鼓镇。汹涌奔腾的金沙江在巍峨高耸的大山之间忽然放慢了脚步,形成一道亮丽的自然美景——长江第一湾。

2021年5月11日上午,碧蓝的天空下,记者站在高大的红军长征渡江纪念碑前,追思和感念1936年由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等率领的红二、六军团抢渡金沙江的英雄壮举,心中升腾起无限崇敬之情。

将时间轴再往前延展,1926年11月7日,正值俄国十月革命9周年纪念日,在昆明平政街节孝巷一座民宅里,中国共产党在云南的第一个党组织——中共云南特别支部成立,从此给在黑暗中苦苦挣扎的云南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告慰英烈,三迤不再贫穷落后


  “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当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唱响时,你可知道,这首诞生于1935年并很快风靡大江南北,后来被选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歌曲,曲作者聂耳是哪里人?他1912年2月出生于昆明市甬道街72号,16岁加入中国共青团,21岁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去世时还不到24岁。

  1909年,23岁的四川仪陇县青年朱德,从老家出发,经过70多天的长途跋涉来到昆明,进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在这个当时开风气之先的学堂里,他开始接触到一些进步刊物和革命思想。朱德在回忆这段经历时说:“我一心一意投入到讲武堂的工作和生活,从来没有这样拼命干过。我知道我终于踏上了可以拯救中国于水火的道路。”

  从这所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军校中,走出了朱德、叶剑英两位共和国元帅,有一批师生走上革命的道路。云南大理人周保中从云南陆军讲武堂毕业后,于192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受党中央派遣到苏联学习。“九一八事变”后,周保中回国,带领军民在白山黑水间展开了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救国斗争。

  曾记否?1935年和1936年,红军长征途中先后途经云南7个州、市,31个县境。中央政治局在云南威信县召开了扎西会议,完成了遵义会议的各项决议,对实现战略转移起到了重要作用。红军胜利渡过金沙江,突破数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为继续北上、胜利会师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段不朽华章也抒写在云南。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在长沙组成的临时大学被迫南迁。除一路由300余名体力较好的师生组成“湘黔滇旅行团”,自长沙经常德、贵阳步行至昆明外,1938年,由水路转道而来的大部分师生,在越南海防转乘滇越铁路火车,最终到达昆明并开启西南联大在滇8年的办学,赓续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

  今天可以告慰无数革命先烈的是,云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历史上长期被视为蛮荒落后之地的云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艰苦奋斗,终于摆脱了“千年之穷困”,8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933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20年,云南实现了“赶超跨越”,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45万亿元,在全国排位从2015年第23位跃升到第18位。

  以长期制约云南发展的交通为例,今天,“火车不通国内通国外”早已成为历史,云南文山、临沧等地从“地无寸铁”也跨入高铁动车时代,“八出省五出境”骨架网络基本成型;2020年,云南新增高速公路3000公里,总里程超过9000公里,居全国第二位;空中航线也通达世界多地。伴随不断完善的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建设进一步加快,云南正在实现更高水平开放,成为国家新发展格局中的战略纽带和“大循环、双循环”的重要支撑。

发挥优势,振兴广大乡村


  青山环抱,绿水萦绕,清脆的鸟鸣声在林间此起彼伏……

  走进滇西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如画的风光让人心旷神怡。2019年,司莫拉佤族村建档立卡户已全部脱贫,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14年的2.5倍。

  2020年1月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看望乡亲们,了解乡村振兴和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情况。他指出,乡亲们脱贫只是迈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大力推进乡村振兴,让幸福的佤族村更加幸福。

  如今,村里还办起了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采用“党支部+合作社”模式,将村里全部农户吸纳为合作社社员。同时,村里组织村民开展丰富的技能培训,如民宿、茶艺、种养殖、农民画创作、导游等,让村民真正实现家门口就业。

  如何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为云南脱贫后发展的紧迫课题。《云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提出,推动云南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把云南建设成中国最美丽省份。

  可喜的是,云南围绕消费升级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发展路径,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2018年以来,全省茶叶、花卉、蔬菜、水果、坚果、咖啡、中药材、肉牛8个重点产业综合产值保持了16%的年均高速增长。

  同时,凭借云南各地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资源,越来越多的农户捧起了乡村旅游的“金饭碗”。

  观长江第一湾风景、赏茶马古道风俗、乘舟漂流在金沙江上……位于丽江市玉龙县龙蟠乡兴文村委会宏文村民小组的“三股水”景区,如今已成为游客到丽江观光的打卡地。

  10年前,兴文村决定将整村土地流转,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优质企业,共同保护开发“三股水”景区。如今,在这个生态优美的纳西族古村落,村民们因发展文旅产业,念起了“致富经”。

  “乡村旅游能够盘活乡村的闲置资源,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将绿水青山的潜在优势变成金山银山。”兴文村党支部书记和炳军说,如今,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能通过旅游服务带来可观收益。

  除了乡村旅游,云南各地农村结合自身优势,也纷纷闯出了自己的“致富路”。

  在宣威市,因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宣薯”系列的出现,让当地马铃薯单产得到快速提升,最高亩产达4.9吨;在西盟佤族自治县,一批知名专家围绕肉牛、茶叶、甘蔗等优势产业出谋划策,组织科技种养等技能技术培训,让当地群众种植、养殖技能水平得到极大提升;在福贡县,农户连片种植草果,草果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在永仁县,彝族服饰已经成为人们致富的重要产业,当地掌握彝绣技法的群众超万人……

治理环境,打造生态文明高地


10多年前,采访组的一位记者在丽江市拉市海高原湿地采访时,曾经为这里出现的不顾生态保护而只想着赚钱“一拥而上搞开发的乱象”所困惑。

  今年夏天,当记者再次来到拉市海高原湿地后,惊喜地发现,原来乱盖在保护范围内的许多违章建筑都被拆除了,一些地段的生态得到明显修复,湿地更美了。

  近年来,随着湿地生态环境持续优化,丽江市玉龙县的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候鸟来此越冬栖息。据该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有关负责同志介绍,2020年就有约10万只候鸟飞到拉市海栖息越冬,种类有30余种。

  拉市海高原湿地环境的改善,离不开当地人对环保与开发的清醒认识。“要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家乡美了,我们才能过上好日子。”玉龙县拉市镇党委副书记木康说,拉市拆掉了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以内的各种旅游设施,做到“湖进人退”,在核心区的外围建起玫瑰庄园,种植观赏玫瑰和食用玫瑰,以此发展旅游产业和食品加工产业。护好绿水青山,就有金山银山。据介绍,目前拉市镇年接待游客12万人次,产值突破2000万元。

  从洱海之滨到珠江源头,从澜沧江流域到怒江峡谷,从迪庆高原到玉龙雪山……云南各地下大力气抓生态文明建设,拥有无限的潜力和优势。

  早在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就对云南提出了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战略定位。

  云南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纵深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和九湖保护治理等8个标志性战役,一幅被拂去灰尘的云岭山水图,正向世界宣告着它的多彩多姿——

  “十三五”期间,16个地级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连续4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2020年,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达83%,高于国家下达目标任务10个百分点;水源地保护攻坚战顺利收官;城市黑臭水体全部整治达标;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各项工作顺利推进;滇池、洱海、抚仙湖等九大高原湖泊水质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七彩云南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人与自然更加和谐。

  正因为云南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突出地区之一,2021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选择在昆明召开,大会主题“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与云南建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目标完美契合。

团结共进,绘就多彩民族文化


  1950年10月,受毛泽东主席邀请,云南普洱的少数民族代表同边疆各民族代表团一起,在北京参加了国庆一周年庆祝典礼。同年12月底,有代表在普洱专区第一届兄弟民族代表会议上提议,要把边疆各族人民永远拥护共产党、民族团结进步的坚定承诺和誓言记录下来。

  1951年1月1日,傣族、拉祜族、哈尼族、傈僳族、佤族等26个民族的48名代表,在普洱红场一同举行了“剽牛”、喝下“咒水”的仪式,郑重签名并立下了“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民族团结誓词碑。

  作为拥有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70多年时间里,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迈入社会主义社会,到新时代脱贫攻坚,云南各族人民从未忘记碑文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的誓词。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这在云南蔚然成风。民族团结之花盛开,同时也孕育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十三五”时期,云南创作了一大批少数民族题材作品,舞剧《诺玛阿美》、白剧《数西调》入选中国艺术节并参评“文华大奖”,傈僳族《瓦器器》获得第十七届全国“群星奖”;全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增至105项、代表性传承人增至125人,“傣族剪纸”和“藏族史诗《格萨尔》”两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站在距离丽江古城不远的黑龙潭公园湖边远眺,可以看见壮丽的玉龙雪山。记者沿公园小路拾级而上,一座掩映在苍松古柏间的仿古建筑,便是丽江市东巴文化研究院。

  作为当年纳西东巴古籍文献申请世界记忆遗产的重要参与者和亲历者,丽江市东巴文化研究院院长李德静最近格外忙碌。她指着身后历时3年展览筹备、投资近2000万元的纳西东巴古籍文献馆,告诉记者:“这是我整个工作和研究生涯中最大的‘作品’,感到非常骄傲。这座展馆开放后,将更好地向海内外公众展示东巴古籍文献内容、形式、传承和研究情况。”

  据统计,“十三五”时期,云南完成了15个独有少数民族多媒体资源库、傣族文献信息专题数据库、东巴文献专题资源库等特色数字资源建设,抢救性修复彝文古籍14080余页、藏经2285页、东巴古籍490页、拓片441张;全省新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9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0项,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不断加强。

  大理白族自治州,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与特色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数量均位列全省第一。“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是大理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和开发中始终坚持的原则。截至目前,大理州130个传统村落没有出现大拆大建、传统村落消失、建设性破坏等情况。

  行走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诏国发祥地巍山古城熙攘的街道上,大理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陈东发边走边对记者说:“在对这座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开发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合规化的保护、合理化的利用和富有人性化的发展,并不断满足新的生活需要,让居民和经营者获得最大利益与幸福感。”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我们做到了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我们也要做到一个民族都不能落下,让边疆各族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2021年5月21日,云南省委书记阮成发在西双版纳召开现场办公会时表示。

  人们注意到,从2021年3月中旬起,云南省委、省政府在全省各州市逐一召开现场办公会,旨在推动每个州市、每个部门从各自实际出发,真正认清发展方向、定位与路径,进一步凝聚共识、鼓足干劲,齐心协力推动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确保到2035年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七彩云南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灿烂。


“在这个伟大的国度,每个民族都拥有希望”



【幸福故事】  

无论走在哪里

我只背靠一座

叫斯布炯的神山

我怀里

只揣着一个叫果流的村庄

  这首名为《选择》的诗,描绘的是普米族诗人鲁若迪基的家乡。1967年,他出生在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一个叫果流的村庄。数百年前,普米族先民从西北长途迁徙而来,选择定居于此。多年之后,鲁若迪基用“长在那片土地上的另一种作物”——诗歌,把他深爱的故乡和普米族文化带出了大山,将当代普米族人民的幸福生活故事传递给世界。


用诗歌表达对祖国的


  站在拉市海湿地附近的玫瑰园里,远望着黛色的大山,身材高大的鲁若迪基向记者讲述着他小时候饿着肚子上学的故事。从11岁起,他便翻过大山、蹚过河流,外出上学。从这个位于小凉山中、泸沽湖边的小山村到县城,五十多公里的路程,往往要走上一整天时间。

  他说:“山区不出产大米,我们一般吃的都是苞谷饭和自己家带来的土豆。可在长身体的年纪,还是常常会感到很饿。”为了以后能经常吃上一碗大米饭,在高中毕业后,他选择报考云南省楚雄粮食学校。却没想到,因为在校期间发表的一篇作品,他开始与诗歌结缘。

  在此之前,作为人口较少民族的普米族,长期处于“有语言而没有文字,有口传文学而没有书面文学作品”的状态。当鲁若迪基走上诗歌创作之路后,儿时在火塘边听过的母亲唱的民歌、父亲讲的故事、家乡的村寨和山水,都为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而参加滇西笔会、云南省作家协会改稿班、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高研班等经历,则开拓了他的眼界,坚定了他的文学理想。

  从1988年创作的第一首诗歌《诗梦》算起,至今鲁若迪基已出版了《我曾属于原始的苍茫》《没有比泪水更干净的水》《一个普米人的心经》等6部诗集,并收获了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首届汉语诗歌双年十佳奖、第三届徐志摩诗歌奖等荣誉。

  鲁若迪基认为,诗人是爱的代名词。而这份“爱”,从不局限于对故乡、对亲人的爱的表达。虽然在鲁若迪基的诗歌里,很少直接出现“爱”的字眼,但当写到祖国时,他却说愿意“把祖国当作金币”,永远“揣在自己怀里”。

  在这些年里,鲁若迪基发现,家乡的小村庄建起了幼儿园,不少村民家门口停上了小汽车;夜晚读书时曾用来照明的松枝,已被崭新的电灯替代;上学时到县城要步行一天的山路,如今开车一小时就可抵达……曾经想到就忍不住流泪的、被形容为“雪一样的普米人”,正在迎来崭新的小康生活。他说,不论是个人的成长经历,还是在整个民族的发展历程中,都始终能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爱。因此,在创作时,自己的爱国之情总是自然地流淌出来。


将家乡的变化“竖在别人的眼前”


  “当我走上文学创作之路后,我就梦想着通过文学让世界知道这个民族,通过诗歌传递中国56个民族的和睦团结、奋发向上的精神。”鲁若迪基表示。他在诗集《没有比泪水更干净的水》的自序里写道:“我的诗要证明的是,在这个伟大的国度,每个民族都拥有希望。我的诗就是这个民族希望的证明。我的诗就是这个民族希望的一部分。”

  三十多年来,鲁若迪基的作品已经被译为英、俄、西班牙等多种外文。如今,身兼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第四届副会长,云南省作协副主席,丽江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等职务的他,已经到访过美国、墨西哥、法国等国家。越来越多的人通过阅读他的诗歌,接近和了解他的民族和他所热爱的普米文化。

  2003年,写下一首《小凉山很小》诗篇时,鲁若迪基还在丽江市宁蒗县担任财政局局长。作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云南省27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宁蒗县曾经长期是丽江市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当时,宁蒗县24万人里有19万人没有摆脱贫困,吃不饱穿不暖,贫困面很大。”鲁若迪基回忆。如今,宁蒗县脱贫摘帽的目标已经实现,包括傈僳族、普米族在内的12个民族彻底撕掉了千百年来绝对贫困的标签。

  2017年,在第六届墨西哥城国际诗歌节开幕式上,鲁若迪基用普米语和汉语分别朗诵了《小凉山很小》,让普米语第一次在大洋彼岸的拉丁美洲回响。他骄傲地告诉大家,自己来自中国一个仅有四万人口的少数民族,如诗中所写,他要将自己的故事、家乡的变化“竖在别人的眼前”。

  “作为人口较少民族的一员,能够见证伟大的变局、参与到伟大的时代,并将自己亲身体会的中国故事传递到国外,我感到非常有力量。”鲁若迪基说,除了继续做好本职工作、培育青年作家之外,未来自己还计划尝试小说和其他形式的文学创作,更好地展现普米族的历史文化和家乡在新时代的发展风貌。


评论员文章:在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



2015年1月、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总书记指出,“希望云南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一个跨越”“三个定位”“四个突出特点”“五个着力”的明确与强调,为新时代云南发展进一步打开了视野、指明了路径、提供了遵循。

当遥远的目标变得不再遥远,当前行变得更有方向感和信念感,脚步也会不自觉地轻快起来。


贫困面最大,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云南曾是全国贫困县数量第一的省份;产业层次偏低,产业链条短,产品处于价值链中低端,云南发展的动能一度迟缓;再加上基础设施的欠账、公共服务的滞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是云南在发展道路上面临的最大短板。

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引下,云南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立足欠发达基本省情,聚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弱鸟先飞、勇争一流”的意识和状态,保持“打基础、利长远”的战略定力,不断开创云南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将原来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四位一体的省情,重新赋予“边疆、民族、山区、美丽”的新内涵。

为了甩掉千百年来笼罩在身上的“贫困”帽子,云南全省上下把脱贫攻坚当作最大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2020年底,云南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省933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850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整体脱贫,兑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

为了巩固打牢推动发展的坚实根基,形成有效支撑云南发展、更好服务国家战略的综合基础设施体系,云南深化基础设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继启动了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3年攻坚战、“五网”建设五年大会战等一系列项目,综合基础设施不断提质升级。“十三五”以来,云南高铁从无到有,迈入高铁时代;全省新增高速公路里程5000公里,通车里程超过9000公里,居全国第二位;2018年至2020年,云南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预计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一……

为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塑造发展新优势,云南聚焦重点、因地制宜、延伸长板,科学提出“两型三化”发展方向,大力培育八大重点产业,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谋划构建面向2035年的“5个万亿级和8个千亿级”现代化产业新体系,逐渐走出一条符合云南实际、时代特征,特色鲜明、技术先进、绿色安全、动态迭代的现代产业发展之路。

今天的云南,已不再满足于做跟跑者,而是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实施新一轮“云上云”行动计划,毅然抢抓数字经济新机遇。“一部手机”系列产品站上行业制高点,区块链中心挂牌成立,一批批5G、人工智能、产业互联网、物联网、数据中心、超算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开建与投产,使云南信息产业发展落后的格局正在悄然改变……

但见时光流似箭,岂知天道曲如弓。一路的风雨兼程带给云南的是面貌的焕新、改革的实绩和理念的迭代。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将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不断推进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把习近平总书记为云南擘画的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作者:刘薇薇,系云南日报评论员)



记者手记:洱海畔感悟转型发展


初夏时节,苍山脚下、洱海之滨,一条穿过多座白族村落的生态廊道蜿蜒伸向远方。


明媚的阳光下,清澈碧蓝的湖水波澜不惊,郁郁葱葱的廊道上随处能听见小鸟在欢唱、四处都有各色鲜花绽放。来自国内外的游客与本地市民欢笑着在漫步、拍照。

行走洱海生态廊道,我们仿佛置身于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之中。这是经过多年艰难治理、转型发展后出现的新变化,也正是被誉为高原明珠之洱海应有的美貌。

众所周知,被严重污染后的湖泊治理是一项世界性的难题。如何在经济快速发展中保护治理好像洱海这样紧邻城市的高原湖泊,更是难上加难。大理州、大理市近些年来通过不懈的努力,以久久为功的精神扎实推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给世人留下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启示之一: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治理转型不能回避突出矛盾,也不能雷声大雨点小,而是必须迎难而上,敢于动真碰硬,采取超常规举措。

记得在1996年和2003年,作为云南省第二大高原湖泊的洱海两次暴发全湖性蓝藻,水质急剧下降。

2018年11月,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洱海保护治理的重要批示精神,云南省委、省政府决定“开启抢救模式”,专门成立以省长任组长的洱海保护治理工作领导小组,高位推进保护治理。大理州、大理市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坚持以洱海保护统领全州、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一手抓洱海保护治理,一手抓流域转型发展,尤其是在治理中超常施策,发扬“壮士断腕”精神,毅然采取了保护洱海的“七大行动”,全面打响了洱海保护治理攻坚战。

比如,铁腕整治沿湖的违章建筑、违规经营,2017年以来洱海流域共拆除违章建筑3458户45.49万平方米;从2017年起洱海流域实现大蒜“零种植”;关停搬迁禁养区内的46个规模养殖场;坚决停止海东开发建设;关闭退出洱海流域内除地热、矿泉水之外的所有矿山,并全面完成矿区生态修复;关停搬迁洱海流域3座水泥厂;完成了环湖1806户生态搬迁户的住房拆除任务,腾退近岸土地1029亩,真正做到了“人退湖进”;按国际一流标准打造环湖129公里生态廊道,在洱海边构筑起一道绿色生态屏障。这也是洱海保护治理能够取得今天这样重大进展的重要原因。





启示之二:在转型发展中,要确保高质量,必须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决不能再重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与老路。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坚定不移推进绿色发展,谋求更佳质量效益。我多次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采访中,记者高兴地看到,从大理州到大理市近年来切实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云南省委、省政府“绿色三张牌”的战略部署,在切实加强洱海保护治理的同时,不断以高水平保护治理倒逼流域产业结构调整和高质量转型升级,积极创建大理国家级洱海保护绿色发展示范区,以特色小镇创建、旅游产品转型和业态升级推动“旅游革命”;切实把“生态+”的理念融入产业发展过程,倒逼洱海流域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同时积极支持生物医药、大健康和旅游等产业发展,不断推动“洱海绿色食品牌”和“苍洱大景区健康生活目的地”取得实质性突破。

  通过持续的艰苦努力,洱海水质下滑趋势现已基本得到遏制,近五年未发生规模化蓝藻水华,水生态环境正在逐渐改善,洱海保护已由抢救性治理阶段进入保护性治理阶段。其实这就是大理在洱海保护治理思路上转变的成果。那就是决不能再走“靠海吃海”的老路,而是要敬畏洱海,呵护洱海,美丽洱海。正如大理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晓玲所说:“我们不惜每年付出巨额的贷款利息建设这条生态廊道,走文旅结合之路,目的就是引导教育人民群众实现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

  记者了解到,5月18日下午,云南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提出要忠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针对滇池、杞麓湖等保护中的问题来一场“湖泊革命”,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立“让湖泊休养生息”的理念,坚持保护第一的理念,把湖泊保护作为各级领导干部为政一方的基本职责,把湖泊保护治理变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在长期关注洱海、滇池、泸沽湖、抚仙湖等云南9大高原湖泊保护的记者看来,要真正做到“湖泊革命”,须像大理那样下硬功夫抓湖泊的治理与保护,其经验很值得学习借鉴。


知识分子党员风采


朱有勇
  他创新性开启了不用农药控制病虫害的探索之路,他构建的水稻品种多样性控制稻瘟病技术体系累计推广应用超过1000万亩,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技术大面积应用累计3亿余亩,减少农药使用50%以上,被认为是国际上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成功典范。

  他是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楷模。他率科技团队在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科技扶贫,发展了林下三七和冬季马铃薯两大产业,培养了2000多名乡土科技人才,带动8000余人增收,为农村脱贫和乡村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


番兴明

  30多年来他潜心于玉米遗传育种研究,在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创新、玉米品质改良、优质专用玉米新品种选育等方面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成功解决了玉米种子同质化等重大技术难题。他领衔建成热带亚热带玉米创新团队,大规模创制抗病优质玉米种质,在世界上首次培育了热带高油玉米、优质蛋白玉米和高维A玉米,显著提高了玉米育种效率。他率领团队研发的科技成果累计推广应用1.43亿亩,新增产值171多亿元,为保障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粮食安全、提高山区农民收入、助推脱贫攻坚作出了重要贡献。


王华
  他长期从事冶金过程强化与节能减排领域研究,使能量精准供热,实现低碳低污染,是他最大的贡献。他所领导的冶金节能减排创新团队先后被遴选为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和云南省创新团队,先后建成冶金节能减排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他率领团队研发的技术打破了国外熔炼炉喷枪的技术壁垒和高端金属材料均匀精准加热技术垄断,已推广应用到21个国家和地区;先后攻克了低品位高氧化镁含铜复杂镍资源高效利用、铜镍矿冶炼过程中铜镍难分离等世界性冶炼技术难题。


青年学子说:心中有信仰 脚下有力量



今年3月底云南瑞丽市发生新冠肺炎疫情,4月7日,当得知学校要抽调缅甸语翻译队伍赴瑞丽支援抗疫时,我立马报了名。一年前,医护工作人员奋战在武汉抗疫一线的事迹深深地震撼了我,而今能有机会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疫情防控出一份力,我倍感荣幸。

4月8日晚,我们云南民族大学赴瑞丽抗疫翻译工作队来到了中缅边境的瑞丽。印象中热情洋溢的城市现在是一副沉寂的模样,让我意识到这次疫情防控的严峻性。在赴瑞丽担任翻译的20天里,我经常疲惫得不想说话,但当有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员看到我戴着党徽,过来问我是什么时候入党的,还夸赞我精神面貌好时,便感到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在常驻瑞丽疾控中心期间,有一次去医院与缅籍新冠确诊病例近距离接触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感染的风险较高,我是所在组里唯一的一名党员,自然是要第一个站出来的。我穿好防护服,跟随3名专家来到了医院,在等待确诊病人的过程中我很紧张。见到病人后,3名专家很自然地进行操作和问询,而我必须准确地为专家和缅籍病人翻译,当我集中精力投入工作状态后,心里便逐渐放松下来了。3个小时过后,问询顺利结束。有了第一次与病患近距离接触的实战经历,接下来的外出工作我便不再害怕了。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面对困难和危险也就无所畏惧了。在协助医护人员开展为缅籍人员接种疫苗的两天里,工作队安排我领队协助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开展工作,我和队员们每天穿着防护服在30多摄氏度的高温下连续工作近10小时,中午轮流去吃饭后又紧接着投入工作,连续四五个小时没喝一滴水,又累又渴,脸上、鼻梁上被口罩勒出了印痕,戴着防护手套的双手被汗水泡出白褶皱,里面的衣服也都被汗水浸湿了贴在身上,因为需要来回走动与缅籍人员交流,时间久了腿脚酸胀。这种疲惫不堪的感觉让我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农忙双抢时节。来打疫苗的一位缅甸人说:“我戴着一个口罩都觉得累,你们太辛苦了,打心底里感谢你们!”一位医护人员说:“你们帮了我们很大忙,谢谢你们!”一位当地志愿者发来信息说:“你们辛苦了,感谢你们不远千里来支援我们家园。”这些感谢、支持和理解支撑着我们坚持到最后。两天里,我们小组协助完成2000余名缅籍人员的疫苗注射工作。

在参与抗疫之后,我深切体会到了伟大的抗疫精神蕴含的磅礴力量。相对于医护人员连轴转的超负荷工作常态,我们的工作太平凡了。工作环境确实很艰辛,所幸我们这支工作队凝聚力很强,队员们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外出时相互提醒、相互检查防护、帮助消杀、安抚情绪、帮助队友提升专业技能等。这种民大学子的精气神就像一股暖流激励着我。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我更应该发挥好旗帜作用。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努力,为这个社会做一些事,以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讲述人:云南民族大学南亚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 路洁清 整理:张勇 )

撰文:任维东 李睿宸 陈冠合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