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社院声音 >社院文苑

112012-0617:36— 分享 —
谢灿坤:《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和谐稳定研究》

来源:本站 浏览次数:7719


                                         ——以云南藏区为个案

 

作者:谢灿坤(谢灿坤,女,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办公室主任。)

摘自:《新世纪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探索》(蒲跃主编,--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在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刻认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作出的战略选择,体现了我们党执政理念、发展理念的理论升华。本文拟以云南藏区--迪庆藏族自治州为个案,对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和谐稳定的问题作一探析。

一、生态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生态文明的概念是20世纪60年代由少数生态学家提出的,到现在,绝大多数国家都已接受,并已成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行动纲领。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

1.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需要

生态文明认为,不仅人是主体,自然也是主体;不仅人有价值,自然也有价值;不仅人有主动性,自然也有主动性;不仅人依靠自然,所有生命都依靠自然。因而人类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人与其他生命共享一个地球。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还是西方的可持续发展,都说明生态文明是一个人性与生态性全面统一的社会形态。这种统一不是人性服从于生态性,也不是生态性服从于人性。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以人为本的生态和谐原则即是每个人全面发展的前提。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人与自然都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自然不存在统治与被统治、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和谐共处、共同促进的关系。人类的发展应该是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协调发展。人类的发展不仅要讲究代内公平,而且要讲究代际之间的公平,即不能以当代人的利益为中心,甚至为了当代人的利益而不惜牺牲后代人的利益,必须讲究生态文明,牢固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反思人类文明发展史,虽然社会的文明程度越来越高,但是文明的脚步却是以自然为人类工具进而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如果生态系统不能持续提供资源能源、清洁的空气和水等要素,物质文明的持续发展就会失去载体和基础,进而整个人类文明都会受到威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努力建设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新型关系。

2.云南藏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云南藏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起步较早。1998年以来,云南藏区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把生态保护与建设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坚持在资源开发过程中经济服从于生态,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先后通过实施退耕、退伐、退牧、退污,上生态产业项目、上高科技项目、上生态环境建设项目、上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四退四上”,努力开创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绿色发展道路。一是实施重大工程保生态。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要求,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防护林、纳帕海湿地综合治理、香格里拉县城“三河”治理、集中供热,德钦县城整治拓展等重大生态工程,同时,加强对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积极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合作。目前,云南藏区为核心的“三江并流”区域已被联合国正式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全州已有白茫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哈巴雪山、碧塔海、纳帕海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有2583万亩天然林,森林覆盖率达73.9%。二是发展生态产业保生态。依托良好生物资源,大力发展核桃、红豆杉、葡萄、蚕桑、药材、野生菌等生态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三是节能减排保生态。认真落实节能减排降耗责任,切实制定有效措施,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降耗任务。通过产业发展,生态保护,云南藏区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保持了云南藏区民族团结、宗教有序、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3.云南藏区的生态文明建设面临严峻挑战

云南藏区在“全国藏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示范区”建设方面迈出了可喜步伐,但仍然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影响云南藏区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矛盾主要是:经济快速增长与资源大量消耗、生态破坏之间的矛盾;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贫困人口众多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主要表现为“四低四高”,即经济增长质量低,资源消耗程度高(云南藏区仍处于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决定经济增长的格局,属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全州仅有的企业都依赖自然资源消耗);城镇化水平低,农村人口比重高(全州总人口37.2万,其中,农业人口达32.9万,占总人口的88.44%,缺少城市支撑,村镇网络不健全、布局不合理);资源环境承载力低,自然灾害损失高(土地供需紧张矛盾突出,全州国土面积23870平方公里,2005年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6人,人均国土面积6.4471公顷/人,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耕地面积61170.34公顷,人均耕地面积为0.1697公顷/人,耕地垦殖率为2.63%,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迪庆地处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结合部,滇、藏、川三省(区)交界处,自然地理特点可以概括为“三山峡两江一坝”,境内沟谷纵横,坝区面积及耕地面积所占比例非常低。境内最高海拔为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峰6740,同时也是云南省最高点;最低海拔为澜沧江河谷,海拔1480,境内平均海拔3380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社会保障水平低,社会发展赤字高(全州城镇职工失业保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尚未实现应保尽保,住房社会保障制度还处于逐步探索完善阶段,城乡基础设施欠账严重,特别是村镇脏乱差问题更为突出)。这些矛盾和问题从根本上决定和影响云南藏区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

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是自然—人—社会复合体的和谐协调;生态文明的基本原理是和谐协调与持续发展、全面繁荣的良性互动原理、发展生态生产力原理、学习生态智慧与发挥生态优势原理;生态文明观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21世纪的新体现,并蕴涵着系统的整体性的方法论,生态文明理论可以应用到构建和谐社会中去,生态文明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目标。

1.建设生态文明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的本质是“自然的人化”,其中包含着“自然的人化”与“人化的自然”的辩证统一,确立人的主体性地位。马克思提出了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内在统一的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以及人与自己和谐的理想社会形态。一方面,马克思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的存在物”,“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恩格斯也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的有机的身体。并对人与自然关系中有关大自然反抗与惩罚人类盲目开发有精彩论述和警示。“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 “……但是这种事情发生得越多,人们愈会重新地不仅感觉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而那种把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愈不可能存在了……”。另一方面,马克思把自然界看作是在实践中生成的“人本学的自然界”,充分肯定人的实践活动对自然界的调控关系。“……因此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中国共产党人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内涵。19959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九五”和2010年中长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明确提出“必须把社会全面发展放在重要战略地位,实现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进入21世纪后,党和政府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不断提高,在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把建设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十六届三中全会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内的科学发展观,使我们对生态文明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战略目标提出,对于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生态文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相互包含又有区别

生态文明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不但互相包含,而且直接相通。生态文明包含了社会和谐的内容,包含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文明并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地对待自然,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而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自觉、自律,树立生态观念,约束自己的行动,尊重和爱护自然,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将人类的生活建设得更加美好;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包含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三个方面和谐的社会,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生态良好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又促进生态建设,形成良性循环。生态文明与社会和谐的基础本质要求是相一致的,也可以说生态文明本身就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说它们有区别,则是指生态文明与社会和谐的外延是不能完全包容的,也就是说,社会和谐与生态文明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生态文明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和谐社会比生态文明有着更为广泛的外延和要求。

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生态文明致力于构造一个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社会经济文化政策为手段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和谐社会要努力形成的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局面。社会和谐有赖于人自然的和谐,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要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还要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良性循环。大量事实表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往往会影响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如果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资源能源供应紧张、人们的生活环境恶化,经济发展与资源能源矛盾尖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善待、保护自然就是关爱、保护人类自己,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伤害自然必定伤害人类,破坏自然就是毁灭人类自己。

3.云南藏区具有良好的生态伦理思想

生态文明具有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三个方面。注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云南藏区民族宗教文化中固有的生态和谐观,为实现生态文明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与思想源泉,是解决云南藏区生态危机、超越工业文明、建设生态文明的文化基础。云南藏区民族宗教文化之所以能绵延不绝,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云南藏区民族宗教文化具有崇尚自然的文化传统和天人和谐、物我合一的思想与智慧,生态伦理思想是云南藏区民族宗教文化的主要内涵之一。

藏传佛教大约公元11世纪初传入香格里拉,至公元15世纪兴盛。苯教则早在距今2700年前的西周时期就传入中甸(今香格里拉县),唐代已广泛流传于中甸。苯教及藏传佛教在云南藏区的广泛传播,使之拥有了为数众多的信教徒,加之后来佛苯相互吸收、借鉴,佛苯道德规范已经影响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各方面,信徒们也严格信仰宣扬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藏传佛教的行善戒恶以及佛苯融合形成的禁忌,成为了藏族的基本道德规范,这其中就包括环保意识(对山、树、水、草地、动物等的保护)。

藏传佛教提倡一切生物的平等观,对一切有生命的生物平等对待,并保护它们不受侵害。佛教的生死轮回观、因果报应观以及慈悲利众观等观念使佛教教徒履行着不杀生及保护一切生命的道德规范,在客观上起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由于受原始灵魂、万物有灵论以及教义的影响,自古以来,在藏族聚居区一直传承着对山、水、树等崇拜习俗,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长期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对山的崇拜过程中,村民形成了对森林、河流、草地等生态平衡的保护意识。藏族的丧葬主要有天藏、水葬、火葬、土葬和塔葬,每一种葬法都有不同的葬仪。而水葬、火葬、土葬这些丧葬习俗的主要特点是占地少,污染少,在客观上保护了耕地资源,节省了物力财力。从生态学的角度看,藏族保护环境的信仰意识蕴涵着一定的环保意识,透视着可持续发展的深远思想。理应学习、继承和发扬藏民族保护生态的优良传统,促进云南藏区环境保护与生物多样性的和谐发展,更好的服务社会。

三、建设生态文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目标。

1.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潮流

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纵观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在原始文明时期,人们惧怕自然;在农耕文明时期,人们顺应自然;在工业文明时期,人们挑战自然。在人类发展史上,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着由和谐到失衡、再到和谐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在原始社会,由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但这种和谐更多地表现为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被动服从,和谐关系的主导因素是自然。到了农耕文明时期,人与自然关系在整体上保持和谐的同时,也出现了阶段性的、区域性的不和谐。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产力水平的逐步提高,人类开始不安于自然的庇护和统治,在利用自然的同时试图改造和改变自然,而这种改造和改变往往伴随着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和破坏性。工业文明的出现,使社会生产力有了新的飞跃,人类利用自然的能力飞速提高。这时,人类对自然的态度也发生了根本改变,由“利用”变为“征服”,“人是自然的主宰”的思想占据了统治地位。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对自然的征服和统治变成了对自然的掠夺和破坏,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大规模消耗带来污染物的大量排放,最终造成自然资源迅速枯竭和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能源危机、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气候变暖、荒漠化、动植物物种大量灭绝等灾难性恶果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也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峻的挑战。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类对自身与自然关系的反思迅速升温,人类认识到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有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持续发展,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生态文明是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发展的一个更高阶段,是人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

2.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云南藏区社会和谐稳定

云南藏区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低层次,脆弱的生态和经济规模,生态文明建设的挑战是巨大的,但作为后发地区,又具有积极借鉴和吸收发达地区经验的优势。必须抓住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努力把云南藏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环境最优美的藏区。

上一篇:诸 芳:《和谐:民族地区发展的价值准则》 2012-06-15

下一篇:杨松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政治发展意义》 2012-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