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人事管理
来源:云龙县融媒体中心
郭周静是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下派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检槽乡清朗村的一名驻村工作队队员,自2023年5月被下派到清朗村,便以天生大嗓门的亲和力及对村民的满腔热忱,迅速融入这片土地,成为村民心中的“贴心人”。
自驻村开展工作以来,她走村串寨,与群众唠嗑拉家常,村里的情况了然于胸。赵志梅是清朗村棠梨树组的一户困难家庭,丈夫因鼻咽癌不幸去世,家里有两个孩子,一个上大二,一个上八年级,还有年迈的公婆需要照料,家庭的重担全部落在了赵志梅的肩上。得知这一情况后,郭周静多次到她家了解情况,把她家纳入动态监测对象,享受低保,并为赵志梅申请了2025年的公益性岗位。
赵志梅告诉记者:“家里面种些什么、收入多少,老人的身体状况如何,两个娃娃的成绩怎样,她都经常关心、过问。政府一有什么优惠政策,她也会第一时间想到我、联系我。”
郭周静一口河南乡音让人特别亲近,自驻村以来,她就一直琢磨让群众稳定增收的事。在了解到当地群众都有养蜂的传统后,她组织群众开班培训胡蜂养殖技术,并通过学院的平台资源,争取到65万元产业发展资金,通过村集体经济的方式,用于帮助村民发展胡蜂养殖。
检槽乡汗福胡蜂养殖基地负责人赵勇军说:“2023年申报了项目,2024年2月初开工建设,3月份就有了初步的模型,开始进行胡蜂养殖,养了一棚,差不多有800窝。”
为了不耽误工作,又能兼顾年幼的孩子,她把小孩和母亲接到身边。小孩送到检槽中心幼儿园上学,母亲帮忙接送和照顾孩子。郭周静说:“把孩子带过来,我母亲也过来帮我照顾孩子。一方面,我能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工作中,安心工作;另一方面,我也可以陪伴孩子,让他更好地成长。”
郭周静把村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为乡村振兴和村民的发展献计出力,凡事站在群众的角度考虑问题,不仅赢得了群众的信赖,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认可。
清朗村党总支副书记邓传金说:“郭周静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每天都和我们一起入户、一起做群众工作,她把每一个脱贫户、监测户的情况都记在心里,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支持。”
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自2021年联系帮扶检槽乡清朗村以来,立足自身特点和优势,投入资金300万元,选优派强懂农业、爱农村、爱群众的驻村工作队队员,聚焦乡土人才培育,通过送教下乡、送技下乡、送医下乡等形式,累计培训群众800人次;聚焦特色产业帮扶,通过特色村寨建设、胡蜂养殖、村集体经济增收、消费扶贫等方式,助力提升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聚焦“一老一小”服务工作,通过定期研学活动、爱心妈妈、阵地建设等方式,提高农村留守老年人、儿童和青少年关爱服务质量,为清朗村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郭周静说:“接下来,我们将结合清朗村实际,充分发挥单位人才培养和资源优势,按照云南省驻村工作‘五项职责任务’清单要求,从建强村党组织、做好政策宣传、抓好监测帮扶、助力村民增收、推进乡村建设与治理等方面,持续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与村‘两委’、村民一起把清朗村建设得更加美好。”
郭周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情系群众、扎根基层”的驻村工作精神,充分发挥了乡村振兴路上的巾帼力量。(曹东 赵丽霞)
上一篇:郭周静:倾心帮扶换来群众信任 2025-01-09
下一篇:最后一页 2025-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