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学员风采
蔡富良
记忆里那条银色的小溪,几十年如一日地流淌着,承载着过去的岁月。离开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有13年的光阴了,13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里可谓浪花一朵,但放在个人身上却是不短的历程,世事变迁,再回首时,充满回忆的社院依然如当年那般风韵。
1998年夏的一个周末,我与战友到翠湖游玩,参观了云南大学后,我们沿着翠湖东路、翠湖南路、黄公东街信步看春城印象,在进入五一路口时,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沿街一面墙上贴着的招生简章吸引了我,在我跨上台阶去看招生简章的时候,我与母校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的情缘就是那一瞬间确定了下来。
简章是关于中央党校函授学院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区的招生信息,仔细阅读招生信息后,我当即去了招生办公室,
进入中央党校社院学区班要入学考试后才能决定是否有资格进入学习,为了能够被录取,我在飞行训练任务非常重的时刻抓紧时间学习,每天深夜从机场训练结束回到宿舍后,顾不得疲劳,打开台灯学习到凌晨才休息。一个月以后,录取考试如期进行,又等了半个多月,
当我从机场外训回来收到录取通知书时,训练中的疲惫顿时烟消云散,我兴奋地把录取通知书看了一遍又一遍。那一夜星光无比璀璨。
第一次上课,因社院当时硬件设施还比较欠缺,我们在小西门五华区人民医院边上的一所学校借教室上课。
但上课一个月左右,我被组织调到蒙自空师政治部宣传科工作,再一个月后,我又被调到成都军区空军政治部宣传处工作。空间的跨度,让原本不突出的工学矛盾一下子突出起来。当
经过权衡,我采纳了力民老师的建议——休学。社院很快帮我办妥了休学一年的手续。力民老师专门给我来电话告诉省委党校的批复情况,他让我安心工作,视情况再恢复学籍。
在成都军区空军政治部工作一年后,我因工作需要,重新回到空军昆明某部政治机关工作。空间问题解决后,我决定恢复学籍继续求学,我把想法给力民老师汇报后,力民老师很遗憾地告诉我,他不再担任我的班主任了,二是涉外经济管理这个专业停止招生了,但他负责把我恢复学籍的事进行协调。没多久,力民老师打电话通知我,学籍已经恢复,跟随99级经济管理专业班的同学上课,让我做好上学的思想准备。
开学那天,我一大早就急切地向社院赶去。间隔一年多,学院的硬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幢集办公、教学、餐饮的综合大楼矗立在眼前,原先我报名时临街的那排小楼成了裙楼。按图索骥找到上课教室,教室门竟然紧锁,原来我太激动,把时间看错,竟然提前了一个多小时到了学院。我们的教室紧邻学院函授部办公室,正在办公室忙碌的
春
班集体在春
在泰
根据教学安排,教务处长
在社院,我对不起俩位老师,他们分别是
毕业典礼当天,我作为学员代表发言,发言中有回顾,有感恩,也有祝福,
两年的社院学习,我珍惜,我上进,因学习成绩突出,我先后两次被省委党校评为优秀学员,在社院各位老师的心目中留下了不错的印象。
有一次领到省委党校给我颁发的优秀学员荣誉证书后,我去泰
毕业前夕,泰
泰
在社院学习两年,我们99经管班的同学更是被泰
2012年3月,我很想念泰富老师,多方得到老师的电话后拨打过去却无人接听。后来,社院人事处的同志把我的联系电话转告了泰富老师。一天正在去基层的路上,接到老师的电话,听着老师依然雄浑的声音,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流了下来。老师说,谢谢我这么多年还记得他!听老师这么说,我很惭愧,其实,无论时光如何流逝,我与社院的情结,与社院各位老师结下的不解之缘是如何也不会消逝的。
2003年5月,因公途经昆明这座熟悉的城市,在昆短暂停留期间,我从机场打了一个车,怀着忐忑而激动地心情来到社院。
五月的社院,充满生机。我努力寻找曾经的记忆,可怎么也找不见曾经踪影,心中不禁有些失落。我加快脚步去寻找那些曾经在梦里出现过无数次的影子,可随着脚步的移动心中的失落越来越重。进入社院大门,恍惚见到了自己的亲人,心中倍感亲切。我的心跳有点加快,三步并作两步走上前去。
社院的庭院还是昔日模样,那雪松更加健硕,枝叶更加茂盛。在综合楼一楼服务台问询服务员时,那位年轻的服务员盯着我说,你是那位在我们这里毕业的空军吗?我记得你,社院很多人都知道你!你毕业典礼发言时是我去倒水的。看着那位服务员,看着她灿烂的笑脸,一种亲近感油然而生。我与社院,或者社院与我的情感就是这样沉淀着,不因时空的改变而改变。
再次走到社院门口,回眸社院,一切都是那么的富有生命力,所有这些让我看到了社院的未来和希望,心中无限感慨。社院,你是我一生的情结。再过多少年,我都还会再来看你,相信到时的你依然年轻。
短暂的社院学习生活,是我人生最浓墨重彩的一笔。老师们的身影都清晰地镌刻在我的脑海里。老师们对我鼓励和期盼都将激励着我,而我就像一名斗士,将继续在适宜自我的道路上扎实地走好每一步。
离开母校13年了,我们99级经管班的同学当年聚是一团火,散是漫天星。各自在岗位上开创着新的生活,不少同学都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尽管我们不在一起,但到了节假日,大家还都会自发地互相问候。那一句问候就是同学情的见证。
当我写到这里时,我控制不住思念的情绪,拨通了春
社院就像我们的家,我们就像这个大家庭里的孩子,我们在这个家里茁壮成长,快乐飞翔。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间我从社院毕业已整整13年了。多年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无数往事都已成为过眼烟云,但唯有那悠悠的社院情恋恋不能挥去,在我的心中留下了不褪不散的情绪。
我心中的社院,就是那清澈的山泉水,是那浑厚的大草原,是那日夜不息的盘龙江。在岁月与历史的流程中,她赋予我的灵性与理念,如来自草原的谚语让我终生感怀和受益。这朴实的思想和情感,似社院庭院里生长的植物和阳光,任何一种展示,都足以令我回味和咀嚼一生。
现在,当年敬仰的师长们大多已经离开了岗位。但他们那拨动心灵的授课声音,依然在耳畔铮铮流动回响。言传身教、授业解惑,倾情哺育,老师们坚守的品格犹如岸边的杨柳一般朴实无华,感人至深。而他们不求名利,默默奉献的品质,更具有一种草原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的光芒多年来一直照彻着我脚下的路,让我无数次获得巨大的鼓舞和勇气。
许久以来,我总是无比深情地怀念社院的两代师长。他们就是当年作为母校灵魂和形象的代表群体。舒毓锦、袁嘉刚、郭振孟、李抚生、张泰富、廖永和、高智生、王力民……
然而,进入这种叙述时,老师们的面庞一个个地浮现在我脑海里,被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因为在这一群可敬的老师中,已有许多人离开了一生挚爱的讲坛,留给我们的只是记忆中当年的形象和不朽的精神。
另一群是年轻朝气、满腔热忱的风华一代。他们是彭立峰、蒲跃、王曜宇、张正琼、张红岗、谢灿坤、黄梅、郭玉萍、王寅平、杨春禄……
月亮弹奏出一首悠悠的乐曲,深蓝色的夜空被星星点缀成一条银河,静静地流淌,风儿将它吹响远方。在这样一个美丽而宁静的月夜,我却怎么也睡不着……
老师是先活在我们的眼睛里,而后才活在我们的心里的。或许有一天,他教给我们的知识已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被淡化了,但是他的人格魅力在我们心中却是永恒。当我们在心灵一隅为您开辟出一片圣洁的园地时,我们又有了一个新的人生偶像了。
师者,如夕阳,伟大而正直,光明磊落,襟怀坦荡,它不因转瞬即逝而沮丧,更不要求人们的回报。残阳,最能说明过去的无私和风烛残年对大地的痴情,而你们是否总是徜徉在霜笼月罩的林间,驻足眺望,目光沉静而悠远。迟暮之年,仍以一样的激情培育国之栋梁,不居功自傲,不养尊处优,心中永远升起不老的太阳,您们不就是永远的夕阳吗?正如
老师们啊,这么些年,您们好吗?您们总是用真诚地热情去感化冰冻的心灵,您们也有无奈的时候,但耕耘的时钟不会因此而停摆,哪怕看不到生命绽放一丝光彩!您们无私地站着,站成一棵蒲公英,让知识的花絮大大方方地飘散四方,阳光下的世界才因此而变得缤纷和灿烂;您们正直地站着,站成一棵雪松树,让挺拔地身躯不偏不倚的接吻蓝天,风雪中的生命才因此而青翠蓬勃;您们高贵地站着,站成一棵风景树,让灵魂的枝叶哗啦啦的拍响节奏,成长中的幼苗才会因此而找准韵律和参照。您们是路灯,是航标,是杉树,为给人们以光亮,方向,更为得是给倒伏的人以灵魂的支撑……
在时间的长河流淌逝去多年后的今天,在市场经济社会金钱和物质的支配,使人淡泊了许多传统道德的今日,有关这两代老师的怀念依然占据我心灵的空间。其实,我所要努力叙说的是关于那段岁月,那个群体,在那个历史的过程中的那些个抹不去记忆的情致忧伤和乐趣。点点滴滴牵动我的心弦,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我真诚地感谢这群师长,能在那些重叠的淡泊日月,用自己心田的乳汁给予我们知识和力量。那缄默不语的耕耘,蕴藏着他们的追求和欢乐,也塑造了我一生不屈的倔强和执着。
在我深情的怀念中,那些曾经具体而真实的情愫,都是我人生中的珍品。那块特定时期忧伤与欢乐并存的土壤,早已茁壮了我的信念,执著着我的精神,那片记载歌声和理想的天空,如今仍呈现着草原般生命的蔚蓝。
真的,当年那个身着军装,背着军用书包去上课的我,在离开社院这么多年后的今天,仍深深地眷恋着昆明、思念着那给了我知识力量,智慧信心和坚韧不拔精神的-----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
如今,我已鬓发染霜,但那颗青春的心依然是年轻的。我在恬淡中幸福地回忆着……
我们回忆过去是为了激励现在,而激励现在正是为了更好地展望未来!我相信,母校社院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作者系99级经管本科函授班学员,现在广西河池市大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工作)
上一篇:2013年全省基督教、天主教教职人员培训班结业典礼上的发言 2013-12-06
下一篇:在2015年云南省党外县处级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的学习心得体会 2015-08-24